当我跑步时,我想些什么 (七)

原创 蒋立立 不才阿立6月15日

未曾动笔已一月有余,几天前想好了主题,每每躺下便开始琢磨该怎么去写既能开宗明义发人深思,又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后来想想好像不对,我什么时候这么牛逼过,而且还如此严肃,平日里已经够正经了,动起笔来还要装正经,岂不太累?所以索性先胡乱写一通,反正是扯蛋,扯到哪算哪,如有得罪,恕不奉陪。

First thing first, 过去一个月只跑了一次,所以没什么好想的,好在做了些其他运动,并认真做了记录,前期开的项目还不多,家徒四壁,只能遵循“囚徒健身”法则,争取做到每个动作到位,从完成次数来看,主要是腹和胸,有些人独爱腹八,目测还没有,深蹲到后面做不下,恐是体力原因,抑或是熬夜运动,弊大于利,近日也收到川普的特别关心和指示:

  • 早计划早运动早投胎
  • 多吃多睡少操心
  • 多干事少装逼

言归正传,这回说三国演义

说来也怪,有些时候好像一下被电击,忽然想去做某些事情,比如说2013年的某一天在南京西路站换乘的时候忽然想到要去跑马拉松,于是就开始跑,从顾村公园跑到上海大学,最后膝盖疼就放弃了,后来又跑,就这样才有了写“当我跑步时,我想些什么”的想法,当然也是托村上春树的福;然后就是上班多年就又想起返回学校倒腾,就又折腾了好几年;然后就是各种突发奇想,有的去做了,有的也许一辈子也做不了了,比如登珠峰,但看三国还是容易的,无非就是熬个把夜,耗几个周末(非也,非也);我选了1994年版本的,因为实在抵挡不住年少时在耳边响起的 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。” 此曲内功深厚,所到之处,贯胸透背,非常人所能抵御,在下#4%……&*……

演义共84集,分为《群雄逐鹿》、《赤壁鏖战》、《三足鼎立》、《南征北战》、《三分归一》五大部分,按照每集40分钟,那么为此我用掉了3360分钟,约56个小时,但是很值,很经典的一部电视剧,非常专业,演员,道具,剧情都很考究。人们都说乱世出英雄,我想乱世不仅仅出英雄,也出很多文化思想。历史上我最喜欢的三个时期:古希腊,春秋战国,和民国初期。古希腊出了三位伟大哲学家,春秋战国是诸子百家,民国又是中西碰撞时期,出了很多大知识分子。为什么呢?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“Democracy”,因为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权威,谁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来解决“乱”的问题。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多个而非单一的,所以有那么多人站出来,英雄建立宏图霸业,经世治国,思想家著书立论。当然希腊不是乱,但是城邦民主与富足给了一些求知的人自由,可以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。三国也很喜欢,只是不像古希腊和春秋战国那么成气候,更多的是实现政治一统,但仍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。

志向

古之成大事者都是从立志开始的,说的直接点就是个人野心,说到高尚点就是情怀,个人觉得东吴只想偏安一处,曹操和刘备都是想成统一霸业的,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。刘备落魄皇族,编草席出身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,背景最差,前期各种投靠,但靠着义气都还吃得开,曹操早早就知道“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!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” 当年袁绍(字本初)可是武林盟主,讨伐董卓时,最有实力,但畏首畏尾,“色厉而胆薄”,所以后面官渡之战,曹操能以少胜多 (待考证),击败袁绍。再看看邻居家的XX同志,1911年13岁时就喊着 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,志向不谓远大。网上考证了下,这话虽不是黑纸白字,但有诗为证:“大江歌罢掉头东,邃密群秋济世穷。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。” 写在天津乘船留学日本前夕,时年19岁。以前觉有点鄙疑,现在才知道原来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。

谋略

话说回来,有志向的人一大把,我还想吃天鹅肉呢。所以除了志向,还得有谋略,汉室后期,宦官内戚专权,民不聊生,黄巾起义中央没法镇压,所以允许州郡自拥兵力抵抗,后期形成各方势力,肉弱强食的环境,出来混没点权谋,分分钟可能小命不保。曹操对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,对内实行屯田制大力发展农业和经济,刘玄德以光复汉室为政治纲领,有赖于诸葛亮隆中对里对全国形势的分析,提出的先取荆州为家,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,结好孙权以为援,继而待天下有变图取中原,成霸业,兴汉室。从公元207年指出方向,到214年取得益州实现三足鼎立,花了7年的时间实现了前半部分目标,可以说武侯预测了未来,也创造了未来,此为谋略。至于怎么实现,大谋略大牺牲,小谋略小牺牲,不谋略被牺牲。

人才

三顾茅庐的故事童叟无欺,如果你觉得人不人才无所谓,那么你做的事还不够难,不够大,如果你有人而不善用,那么他们会离你而去,人才的自我意识很强,自带使命感,人生太短, 不想耽误时间;葛大爷也自问自答 “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?” “人才”。美国政府一直把争夺世界各国优秀人才作为一项国家战略。美国《移民法》则明确提出只要学术、专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,美国不考虑其年龄、国籍和信仰,一律优先入美国国籍;川普另论。我国也很重视人才,解放时期81名民 国院士,7成多留下建设新中国(唏嘘),另据中国科学院估算,当时散居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大约有5000余人,到1956年底有2000余名科学家陆续返回大陆(唏嘘)。现在却没在点子上,提供住房,补贴,可补贴又那么不吸引人,整个机制没大的改动,这些条件就是我这个二百五我也不会答应(不唏嘘)。个人认为如果是看重这些恐怕还算不得人才的。当然人才更高的层次不仅仅是为一个组织,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,而是服务整个世界,是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,无论你来自哪里,你的思想和成果最终是泽被四海的,所以“卖一辈子的汽水,还是想改变世界“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。

胜败乃兵家常事

曹操赤壁大败,逃脱之时还在想对方计策的“失误”,潼关之战,被马超追赶时为保命都割须弃袍,诸葛武侯五次北伐都没成功,但不妨碍后人对他们的敬仰。所以历史告诉我们,胜败乃兵家常事,如今到处贩卖成功,其一忽略了失败的意义,其二盲目追求成功却又畏惧失败,其三不知胜败是动态的,所以商家们说什么 Dayone, 不忘初心(怀疑)。NASA有他的理由说 “ Failure is not an option(绝对绝对不能失败)”  而对于常人而言,马斯克的话更受用 “Failure is an option here. If things are not failing, you are not innovating enough.” (失败是可以接受的,如果你没有失败过,那么你还不够革命)。当然失败不是不难受,从2002年成立SpaceX, 到2008年濒临倒闭的边缘,第四次才发射成功。马斯克的过山车没几个人能愉快地玩。“他害怕黑暗,” 他前妻贾斯汀接受《时尚先生》杂志采访时说道,“他一直不断向前,只有这样他才能生存下去。”

论辩

诸葛先生舌战群儒那段极为精彩,事理越辩越明,说来说去就是逻辑,说来说去我没有

正史 VS 演义

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,根据三国演义编的,演义毕竟是演义,根据一些史实创作的,所以假假真真,吃瓜吃瓜。当然我不会就此吃瓜的,正好公司书架上有本《三国志》,看完剧就把书“借“回来了,先看了诸葛亮和姜维,作为史书,三国志【陈寿,晋】写的极简,所以裴松之【宋】也做了很多功课:补缺,备异,纠谬,评论,初高中那点文言文不够用,只能看个大概,但也很过瘾。原来诸葛亮也不是一直躬耕南阳,是司隶(今河北南,河南北部)校尉之后,此官职是仅次于将军的武官,曹操,袁绍都曾有过这样的职位,诸葛亮的父亲是太山郡丞,相当于市长的辅佐官,只是父亲早亡,投奔叔叔(豫章(江西)太守,省级领导),不想叔父后来也亡,最后决定躬耕陇亩,自比管仲,乐毅。三国志作者对他的评价“然亮才,于治戎为长,奇谋为短,理民为干,优于将略“ “……然连年动众,未能成功,盖应变将略,非其所长欤。” 关于不断北伐的战略,作者是持怀疑态度的,但我要是诸葛亮,我也着急啊,托孤重臣,眼看着原来大将一个个死去,新人才又上不来,再不伐,隆中对中那后半句的“成霸业,兴汉室” 就没有希望了。所谓 “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“ 莫过如此了。

越读中国历史就越觉得我中华之NB, 几千年那不是个数字,而是承载了多少帝王将相,寻常百姓抑或是起起伏伏抑或是平平淡淡的一生,你方唱罢我上场,又留下来多少思想和艺术瑰宝,我辈不宜妄自菲薄,亦不可无知无畏。

又者:以铜为鉴,可正衣寇;以古为鉴,可知兴替;以人为鉴,可明得失。

看到最后也不容易,英雄难过美人关,三国是男权社会,但哪个男人背后没个女人,所谓窈窕淑女,君子好求。剧中貂蝉和小乔,还是演的很好的,特别是貂蝉同学。

【完】

系列文章

当我跑步时,我想些什么 (五)

当我跑步时,我想些什么 (四)

当我跑步时,我想些什么 (三)

当我跑步时,我想些什么 (二)

当我跑步时,我想些什么 (一)

长按二维码添加我的公众号:不才阿立 不谢

Reference: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搶救學人; 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东汉官制; 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古希腊; 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1926289/文章已于2020-06-22修改

发表回复